
一、个人简介
李怡妍,女,汉族,云南昆明,2002年9月出生,共青团员,本科就读于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0级金融学专业。
本科期间所获奖项如品德素质奖、优秀团员、滇池卫士项目优秀志愿者等。考研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心理学学硕。
二、优秀事迹
在校期间,对于专业课学习态度认真,在绝大部分课堂上的表现应该都还算可以(当然自己也比较感兴趣,也从这些课上学到了很多东西),成绩良好。另外,整个大学生活对我来说影响最大的还是阅读和志愿活动。阅读让我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,真正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,从而决定考研,想要更进一步追求自己的理想。志愿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喜悦,让我觉得人生有太多的价值能够去创造。我本人是从高中时期起就参与志愿活动,志愿活动对于我的意义很重大。
关于考研,从2023年2月底开始看书(跨考其实这个时间并不算开始的太早),后续缓考后就真正进入备考状态,基本按时起床,每天保证六个小时以上,后期暑假开始每天基本8个小时以上。我备考的书目是有七本,初期一轮复习占用时间比较久,六月基本才结束一轮(一轮细读课本+看课+写选择题);七月开始二轮(细背+写知识体系+强化课),七本书(四本偏文,三本偏理)背了三个月多;十月份开始三轮复习(背书背书背书,刷选择题+简答+综合);十一月份四轮复习(背书背书背书+刷真题);十二月份五轮复习(疯狂背+真题+冲刺拔高)。考试前自己总共是背了不到五遍。至于英语就是坚持背单词+刷题,政治除了看课和考试前两周背书以外自己没有花费太多时间,分数并不高。
三、经验分享
其实我并不觉得自己在四年本科期间有花费绝大部分精力去学习,因此自己的各方面能力还有所欠缺。但是当我决定考研的那一刻,就有意识的告诉自己沉下心来有针对性地去学习新知识。我觉得在备考过程中,有几点是特别重要的,需要格外注意。
首先第一点就是要充分地相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,也要相信自己的能力。既然做出了升学的决定,就绝对不能轻言放弃,相信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,从一而终。至于随波逐流,没有目标则是大忌。再者,备考过程当中,需要怀抱着这样一种信念:只要我努力,就能够做到。目前考研难度在加大,专业课考察也更加灵活,我们在备考过程当中,难免会遇到难题,进而怀疑自己。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归因,可以理解为寻找自己成功或失败的原因。例如,当我们遇到困难时,一定要警惕把失败归结于自己能力不行,尽量归结于内部可控的因素,如努力。要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,消极归因对我们学习的动机是非常不利的。
第二点是要有自己的计划。其实我本人是比较随性的人,并不会规规矩矩地找一个本子把第二天的学习目标制定好。但最基本的,我会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将第二天需要完成的事情大概想一遍,排个大体顺序。第二天真正学习时,基本按照前一晚上的计划去执行。当然啦,具体执行也会根据自己的状态灵活调整。
第三点是保证一个良好的作息。在我备考期间,感受最深的一个点就是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(个人睡眠时间有所不同,我一般是保证七个小时,后期特别疲乏适当延长了半个小时)!十一月份有段时间,因为找了研友一起背书的缘故,大概有两周时间自己早上六点半就起床,这就导致晚上的学习效率非常低下。所以,我想说的是每个人每天专注学习的时间是有限度的,一定依自身需求而定。除了保证睡眠,也要保证自己能有休息的时间,可以是每周一个下午,或者是晚上。第四点是学会总结。无论考什么专业,都应该学会总结。总结知识点、总结错题、复盘模拟试卷等都对加深知识点的掌握有着很好的效果。像金融学、心理学这样又文又理的学科,对一些偏重记忆的知识点就必须加以总结(借助表格、知识体系等方式),而对于一些计算的知识点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刷题并加以总结。
其实考研并不算太难!坚持+方法很重要!